- 首頁
- >
- Latest News
- >
- 傳媒報導: 林校長專訪 ( 星島日報)
傳媒報導: 林校長專訪 ( 星島日報)
-
劉永生中學創校校長鄭德富(左)退休,交棒給新任校長林達豪帶領學校。
(星島日報報道)在東區的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,擔任校長二十年的鄭德富退休,由年僅三十九歲的林達豪出任新校長。把基層學校打造為地區名校,鄭德富坦言最重要是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,「靈育教育做得好,一切都能事半功倍」;而新任校長林達豪與學生打成一片,亦信任學生多主導活動,讓他們更多機會表現之餘,亦從經驗中學習。
作為創校校長,鄭德富已帶領學校二十年,他憶起開校之初遇到工程延誤,師生曾經暫借小學校舍上課,更大挑戰是當年的東區屋邨林立,學生家庭背景複雜,「那時開設六班中一及兩班中四,學生自律性不高,學習動機弱,部分人較為反叛。」鄭德富坦言,學校十分注重訓輔工作,尤其是學生儀容舉止,「這批同學對學校最念舊,他們明白教師雖然嚴厲,但知道我們是愛錫他們。」
鄭德富坦言,學生的品格與靈育是視為首位,「我們學校沒有名牌效應,是靠校風打拼來的。」提到近期社會爭議,鄭德富坦言感到擔心,形容挑戰大於適齡人口升跌與收生質素,尤其網絡資訊對學生帶來負面影響等,但他相信學生秉持和平、理性、非暴力的原則。鄭德富形容退休是「裸辭」,雖然不捨得學校的人與事,但無意出任校董或辦學團體職務,打算把時間放在教會與閱讀。
新任校長林達豪不足四十歲,曾任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副校長,上半年已列席劉永生中學校內會議,逐步交接,開學後更積極接觸學生代表,甚至與學生打波,最近他在校內的三人籃球賽中不慎受傷,每日有不少同學關心他的康復進度,有學生更送上小禮物,「我初時以為是朱古力,原來是一瓶跌打酒。」
林達豪期望,通過啟發潛能教育,釋放學生自主學習空間,比如讓他們更多主導校內活動,校長與教師只會從旁指導,讓他們從體驗中學習之餘,也能從失敗中得到經驗,「這裏基層學生較多,希望他們能抬得起頭」。學校亦邀請知名學者組成「星級教學顧問團」,包括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(研究)盧煜明、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漢明等,以增加學生與學者接觸的機會、促進學與教發展,亦強化學校與專業團體的網絡。